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编剧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афимович
摩羯座
1863年1月7日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绥拉菲莫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афимович Серафимович,Alexander Serafimovich Serafimovich,1863.1.19~1949.1.19),原名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波波夫(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афимович Попов),俄罗斯和苏联作家、记者、编辑。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列宁勋章(1933)、红旗劳动勋章(1943)和斯大林奖一等奖(1943)获得者。绥拉菲莫维奇生于顿河边的哥萨克村庄——下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现为俄罗斯罗斯托夫斯卡亚州)。其父是顿河哥萨克,任顿河军队的军团司库,曾驻防波兰,绥拉菲莫维奇因此在波兰度过童年。1873年他与家人回到顿河畔的乌斯季梅德韦迪茨卡亚村。1883年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和数学系,大学期间与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Александра Ульянова)成为朋友,后者向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因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刺杀沙皇失败被处决,他写宣言呼吁与沙皇制度斗争,导致其在1887年被流放到俄罗斯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小镇梅岑,次年8月到1890年夏被流放到皮内加。之后他被允许回到家乡在乌斯季梅德韦季斯卡亚服完剩余的刑期(1890-1892)。他在新切尔卡斯克的《顿河报》(Донская Речь)编辑部找了份工作,之后随编辑部迁到罗斯托夫。在新切尔卡斯克期间与哥萨克女子克谢尼亚·亚历山德罗夫娜·彼得罗娃相识并结婚。1902年1月绥拉菲莫维奇收到作家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Леонид Андреев)邀请,到莫斯科为《信使报》(Курьере)工作,安德烈耶夫成为绥拉菲莫维奇的文学“教父”。移居莫斯科后加入高尔基、蒲宁等人参与的文学团体“星期三”(Среда),并成为高尔基支持的《知识》丛刊撰稿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医疗和食品分队人员奔赴前线,并任《俄罗斯报》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作为《真理报》战地记者奔赴内战的许多战场。1918年加入俄共(布)并任《消息报》文学部主任。20世纪20年代伴随苏联文学的创立,参与了《新世界》《十月》《创作》(Творчество)等大型文学期刊的创办,并于1926年11月到1929年8月任《十月》主编。他在文学人才的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关注年轻人才。许多后来成为苏联文学经典的作家称其为老师。他是联共(布)十六大代表,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42年8月底作家和他的家人被疏散到乌里扬诺夫斯克,11月回到莫斯科。死后葬于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绥拉菲莫维奇的文学创作链接了两个时代:他延续了19世纪俄国进步文学传统,又是新时代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之一。虽然其无产阶级作家思想是在1906年革命和高尔基影响下产生的,但其早期作品即反映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民主主义取向。1889年在皮内加流放期间他完成了处女作——反映俄罗斯西北部白海沿岸地一支斯拉夫族群波莫尔人(Помор)渔民艰苦生活的小说《在浮冰上》(На льдине),并开始用笔名“绥拉菲莫维奇”发表于《俄罗斯新闻》(Русские ведомости),次年在该报又发表了小说《在苔原上》《在木筏上》(На плотах)。小说《雪原》(Снежная пустыня)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描写北方小民族之一的涅涅茨人(当时被称为萨摩耶人)的作品,这体现了他早期作品包含的人文主义倾向。流放结束后回到顿河的岁月他继续文学活动,以对劳动人民无限同情和深切了解创作了《扳道工》(Стрелочник)《在地下》(Под землёй)《冰漂》(Ледоход)、《发烧》(Лихорадка)、《无票乘客》和《小矿工》(Маленький шахтёр)等一系列短篇小说。1901年其首部短篇小说集《散文与故事集》(Очерки и рассказы,1901)在圣彼得堡出版。这一阶段他的作品分析了19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矛盾,这是基于对农民,哥萨克人和其他阶层人民生活的丰富观察。散文和短篇小说《午夜》(Среди ночи)、《大屠杀》(Погром)、《在普雷斯尼亚》(На Пресне)等反映了1905至1907年革命时代的事件,此后历史主义在其作品中愈发浓烈。而他对资产阶级世界规律的理解也加深了:中篇小说《金沙》(Курьере,1908)受到列夫·托尔斯泰的高度赞誉;其首部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Город в степи,1912)讲述了南方铁路的建设使“寂静草原”得以建设发展,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展示了无产阶级的成长,其对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表述和批判,被认为可与巴尔扎克比肩。内战时期写成战地特写集《革命、前线和后方》。

TA的作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