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克里玛(Ivan Klíma,1931.9.14~2025.10.4),原名伊凡·考德斯(Ivan Kauders),男,捷克犹太裔作家。捷克共和国杰出贡献奖章(2002)、卡夫卡奖(2002)获得者。 生于布拉格,10岁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1956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包括1964至1968 年主编捷克作家联协会(the Czech Writer’s Union)的刊物。业余创作剧本和小说,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与其他作家一道抨击文化审查制度。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苏军进入捷克,克里玛应邀去美国密苏里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次年谢绝朋友们劝告回国,随即失去工作。为生计做过救护员、送信员、勘测员等工作,同时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有20年时间他的作品在捷克完全遭到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Samizdat)形式在读者中流传。1989 年”天鹅绒革命”后作品重新得以出版,此后他担任国际笔会中心捷克分会主席,后改任副主席。其主要作品有小说《布拉格精神》(1994)、《没有圣人,没有天使》(1999),短篇小说集《一日情人》(1999)等。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