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Man.ZH
10分
0
电影刚开始被导演各种大胆的剪辑手法和音效所震惊,后面慢慢的融入到电影的氛围中来了。中画幅的胶片质感和色调让人着迷,慢慢的静下心投入其中的观看,逐渐被剧情所吸引。电影理想浪漫主义且富有诗意的结尾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本以为会是平淡的结束,没想到赋予了主角如此偶然且充满诗意的收场。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甚至有些难过,仔细想来也是符合主角人设最好的收尾方式了,如此浪漫自由的人怎么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大变局,这样偶然的巧合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0回复
1931年的柏林。一个介于分租房和黑社会之间的环境,妓院是艺术家的工作室,纳粹在街上大肆辱骂,巴贝尔斯堡则梦想着制作"心理电影"。生活在澎湃,社会在发酵,在腐蚀。只要还有工作,拥有德国研究博士学位的雅各布·法比安白天写广告文案,晚上就和斯蒂芬·拉布德一起频繁出入城市中比较荒诞的场所。他的朋友-后来承认自己"在生活和职业的课题上"失败了-在谈到共产主义和性的时候,是个有进取心的人,而法比安却依然清醒而疏离。他等待着"体面的胜利",却没有真正相信它。他对柯内莉亚的爱是唯一让他质疑自己讽刺宿命论的东西。她成了他崩溃生活中的一缕希望。尽管与今天这个被人诟病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要让埃里希·凯斯特纳深沉悲凉的自传体小说《法比安》-魏玛共和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走出阴暗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挑战。多米尼克·格拉夫出色地驾驭了这一挑战。他的风格是微妙的尖锐,冷血的轻快,却又安静忧郁。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