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 > 渭华起义
渭华起义海报封面图

渭华起义

简介

渭(南)华(华州华阴)地区,是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大革命时期西北群众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大革命时期党员发展到397人。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虽然遭到打击,但党团组织没有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这个地区的党团组织比较健全,力量比较强,群众基础比较好,所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以渭南、华州、五一 、华阴、临潼等5县为陕西暴动地区,积极策划组织武装起义。1928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武装起义方针,决定在陕西省渭南、华县地区组织武装起义。4月下旬,在国民党西北军新编第3旅进行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志丹、唐澍和旅长许权中(中共党员)率该旅由潼关向华县高塘镇进发,途经华县瓜坡镇时宣布起义。起义部队进驻高塘镇后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辖4个大队、1个骑兵队,近1000人,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唐澍任总司令,中共陕东特委书记刘纪曾任政治委员,王泰吉任参谋长,廉益民任政治部主任,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许权中任总顾问兼骑兵队长。5月1日,渭南县、华县万余农民在中共陕东特委领导和西北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的支持下,于渭南县崇凝及其附近地区举行起义,成立了崇凝区苏维埃政府和陕东赤卫队。接着,西北工农革命军在陕东赤卫队的配合下占领集镇,惩办反动官吏、土豪劣绅,在高塘、崇凝、塔山等地建立了40多个区、村苏维埃政府。6月上旬,西北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打退国民党军向高塘、崇凝一带的两次进攻。19日,国民党军3个师再次发动进攻,西北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进行英勇抗击后,于20日晚退入秦岭,尔后向雒南(今洛南)县转移。7月初,在雒南县两岔河、保安镇地区遭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的袭击,大部被打散,唐澍牺牲,刘志丹等少数人员分散转入隐蔽斗争。渭华起义是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这次起义打击了陕西军阀势力,锻炼和培养了革命骨干。第一,渭华起义的准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变化,陕西革命运动转入低潮。7月,陕西省委在西安秘密成立后,决定以省委委员为特派员,分6路到全省各地指导工作。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提出了“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9月26日到28日,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亦称九二六会议),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工作方针决议案》,提出了“党到农村中去”“党到军队中去”“武装农民”等要求,并选派干部充实“陕甘赤化的发祥地”。10月17日,省委发出第五号通告,要求在农村“恢复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在战斗中夺取枪弹、武装自己”,渭华等县随之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训练农运干部、发展各地农协。1928年2月29日渭南县“宣化事件”爆发,渭河南北有革命活动的各级中小学先后被查封或解散。3月11日,省委发布第三十九号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立即发动农民斗争,并转为夺取武装、围攻县城,尽可能地建立乡村苏维埃,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积极响应和配合宣化的斗争。3月22日,省委制定《目前行动大纲》,确定渭南、华县、五一、华阴、临潼五县为陕东暴动地区,并成立以省委常委刘继曾为书记的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简称陕东特委)以加强对暴动的领导。4月6日,陕东特委在华县高塘镇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了许权中旅的行动方针,通过了《目前工作计划大纲》,制定了《临时纪律十一条》。4月下旬,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南、华县、五一等县指导陕东地区暴动斗争,省委请示中央后决定举行渭华起义,要求许权中旅开赴渭华参加农民暴动。同时,渭南县委于5月1日到4日分片召集群众召开暴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权,处决豪绅、地主及反动分子。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