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生活潦倒且陷入多重困境的贝多芬创作了《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此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邀请,为他的偶像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同时也是为自由而作。彼时,英国王子罗伯克洛茨和王妃对贝多芬极为赏识,特许他无需遵守一切世俗礼节,还让他指挥皇室乐团演奏自己的新作。然而,这首曲子节奏激烈、风格独特,引发了众多乐师的反对,尤其是乐队统领兰蒂对其进行了嘲讽。贝多芬脾气火爆,勃然大怒,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乐师们碍于王子和王妃的情面,只好听从贝多芬的指挥,勉为其难地摸索着演奏。 不过,渐渐地,大家从这首交响曲中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内涵,对它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极具革新精神,情感奔放,篇幅宏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贝多芬在曲式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比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场的每一个人……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