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凳十几岁时就在北平的书馆做伙计,还拜了评书名家孙鹤亭为师。后来孙鹤亭因说抗日相关的书被迫逃亡到关外。抗战胜利后,金凳果断带着家人出关去寻找师父,并且遵照师父的遗嘱,迎娶了师父的女儿福绒,自此开启了独自闯荡江湖的生涯。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他不断辗转各个书场说书。尽管他收获了众多听众,成为了颇有名气的评书大腕儿,可依旧遭到恶势力的压榨剥削,最终负债累累。解放之后,艺人的地位得到改善,金凳带头讲述新书。他曾走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表演说书,还前往朝鲜为志愿军战士说书。他的名气愈发响亮,听众也越来越多,书场的座位一票难求,大家都称他为金板凳、净街王。“文革”爆发后,金凳全家被下放到农村,不过他反倒因祸得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爱护与追捧。改革开放时期,评书不仅在电台播出,还登上了电视和互联网,传统艺术迎来了新的生机,金凳也再次焕发出活力。
影视行业信息《免责声明》I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018900